每次消防演练,一些职工总有抵触情绪。
“每年举行好几次,这么简单的事,谁不会从车间跑出去呢?”
“有必要折腾人吗?”
也有些职工对此不重视,认为疏散逃生就是从车间里跑出去。
演练时,嘻嘻哈哈,昂头挺胸,不按要求低头猫腰捂住口鼻匍匐前进,有的没有跑到指定位置就停下来,有的没有全速撤离,影响了撤离时间。
当安全人员提出建议时,他们却阵阵有词,
“何必这么认真呢,从车间里跑出去不就完事了吗?”
职工之所以有这些想法,是因为对疏散逃生没有正确的认识。
在突发事件发生时,为保证公司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不受损失,公司每年都制定完善的计划,不惜人力、物力举行灭火及疏散逃生演习,决非“跑出去”那么简单。
所谓的突发事件,可能是地震,可能是火灾,当灾难来临时,留给我们的逃生时间也许就几分钟,甚至几秒钟。
如果具备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,懂得地震、火场逃生的方法,我们就可以保证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。
“5•12”汶川大地震,四川桑枣中学紧临着震灾最为惨烈的北川,却师生无一伤亡。该校从2005年开始,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。
由于平时多次演练,地震来时,全校2200多名学生,上百名老师,仅用1分36秒的时间,就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撤离到操场上。
桑枣中学抗震救灾的经验告诉我们,平时重演练,灾时无伤亡。因而,我们平时就应该积累知识,掌握必要的逃生技巧和方法。
消防演练时要注意
1、所有参练人员必须服从指挥,听从命令,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,
2、确保每一位职工都要逃离危险,如有行动不便的职工要组织其他职工帮助逃离,或由班组长协助员工离开现场。
3、疏散过程要按培训知识严肃进行,切勿哄堂大笑,保证达到预期效果。同时,又要注意演练中的安全,不追跑、拥挤、推搡,更不得喧哗、开玩笑,以防意外发生。
4、如发现有人摔倒,应将其扶起,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。
5、听到指挥员发出的口令后,全体立即快速、有序、安全地进行疏散,不能再收拾物品;严禁重返车间,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。
6、班组长走在职工的最后面,确认车间里一个人也没有了,才可以离开。
7、保护职工安全是首要任务,千万不要出现拥挤现象。
8、各安全出口的负责人切实负起责任,维持好秩序,以防发生踩踏事件。
防患未然,是安全教育永恒不变的基石。对疏散演习的重视,就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。